不久前,我获得了公司优秀员工奖,公司组织我们去日本旅行了一次。我作为一名中国的残障人员也是 首次踏上日本的国土。
我最大的感受是日本无障碍做的非常好,希望向大家介绍一下所看到、体验到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我们中国也能学习和进步,让广大迫切需要无障碍的群体受益。
到日本刚下飞机就有机场服务人员推着轮椅到机舱口接应,从机舱口推到机场的大巴车前,大巴车司机看到有残障人员到来,他很快的跑过来,打开一斜坡踏板,司机在前面拉轮椅,服务人员在后面推轮椅。很顺利的就到了大巴车上。也不用低三下四的主动垦求别人来帮助你。使得你整个人感觉特别有尊严、也深受感动。然后一直到出机场都是有专门的服务人员在推我。我在日本学会第一句日语就是“阿里亚多”就是谢谢帮助我的人。
在日本的5天旅游大巴司机师傅一直跟我们在一起,他是一位50多岁正宗的日本人。每次我下车总是能看到他早早拿出来并打开的轮椅,总是满脸笑容。记得有一次去一个餐厅吃饭,在二楼。司机师傅提前跟我说这个楼是老楼没有电梯,我说“没事的,我拄拐杖可以爬”。等我爬到二楼后,餐厅的服务人员却说在楼侧面是有电梯的。司机师傅一脸的懵懂和尴尬。然后赶紧给我道歉又要去停车站帮我推轮椅进来,我赶紧说“不用了不用了,您也赶紧吃饭吧”。这件事情让我感动和深思。
让我更感动惊奇的是在日本街头看到很多残障人员,细细想想是因为无障碍设施已经深入社会的方方面面,残障人员出行很方便。
另一个就是在马路边、停车场、商场前有大量的残障停车位。日本的政府机关、大型公共场所都设有残障人员专用停车场和安全通行区,确保残障人员的安全,且专用停车场的尺寸要大于一般停车场尺寸,方便残疾人使用轮椅。 公交车与地铁
日本的公交车在车门处设置了像抽屉一样的专用坡道,使用时司机将坡道抽出并根据需要调节坡度,方便使用轮椅的残疾人乘坐公交车。
公交车内还设有可折叠的残疾人专用座位和固定轮椅用的皮带,以及用于残障人士向司机呼叫或告知下车的专用按钮。
公共设施的入口大多数都设有残疾人专用下楼梯的车,楼梯间也设有残疾人专用的轮椅升降机日本的无障碍厕所也经过精心设计,有不少令人惊艳的小细节。日本的厕所都是卷筒卫生纸,需要用手撕开,但有些人因故手腕无力,无障碍厕所会设置感应式的卫生纸机器,简单感应一下,就会自动“吐出”一定量的卫生纸。如果一些手腕无力的残障人员摔倒在卫生间,又无力爬起来,专门在靠近地面的地方设置了一个呼救按钮。所以为什么能在卫生间看到2个呼救按钮,一高一低。
马桶功能非常多样化,其中就包括了冲水、烘干以及防臭等功能,并且都设有盲文。卫生间内任何高度可照到脸的镜面组合,都设有扶手。还为照顾老、幼等人换尿布,特殊人群使用的卫生间都设有看护床。
最值得称道的,首先是日本健全的法律法规。自1994年开始,日本便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对无障碍设计进行约束。2000年,交通部为了交通工具的无障碍,制定了《交通无障碍法》。2006年,国土交通部重新制定了《无障碍法》。2014年日本批准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2016年,《残障反歧视法》正式实施。2019年出台《无障碍阅读法》。
无障碍设计的依据形成了一个体系,实用性很强,使得实际建设中建设方和审批方操作都很方便。
记得有一期央视《焦点访谈》节目中说过:“无障碍设施不只是给残障人员方便,而是我们每个人在生命周期当中的某一个阶段,或者说某种特殊情形下,我们都是处于有障碍的状态。有一个坡道,小孩走起来就很方便,年轻人平时不需要,但是在负重的时候,有坡道就会帮助我们很顺利地实现我们的目的。老年人眼睛视力、他的这种行走的能力,可能都有一定程度的衰减,在这种情况下,他也需要无障碍环境。”习大大说“改革开放的成果要惠及到每一个人”通过无障碍化,让残障人员、老年人、孕妇等人群,能真正从家中走出来,融入社会,无疑是”惠及每一个人“具体体现!
推荐阅读
©2019 玛斯特工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39872938号